去年12月,山水水泥,国家标准委公告了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2号修改单,取消了32.5复合硅酸盐水泥,从今年12月1日开始,山水水泥电话,新的标准将正式实施,这意味着P.C32.5水泥将从此退出历史舞台。本文对该标号水泥的取消合理性不予置评,仅就这一既定事件对水泥行业的影响给出笔者的一点浅析,山水水泥报价,供业内参考。
取消P.C 32.5大企业观点较一致 粉磨企业面临生存挑战
笔者了解到国内大型水泥企业对取消32.5复合硅酸盐水泥的观点和态度基本上保持一致,普遍认为会提高熟料需求、改善供求关系、挤压小型水泥企业(粉磨站)生存空间,对于部分原先以高标号水泥生产为主的企业,它们认为基本是受益的,而另外一些企业将通过生产其他类型的水泥来替代复合32.5水泥。
山水惧怕天瑞?
闽台亚洲水泥董秘办曾向媒体表示:“如果收购方是海螺水泥(16.30, -0.94,山水水泥公司, -5.45%)或冀东水泥(10.54, -1.01, -8.74%),这个收购早就成功了,可惜是天瑞,因为大家对天瑞的戒备心太重,担心山水水泥被掏空,所以央企和台企联合起来,共同反对天瑞入主山水水泥。”
据媒体报道,数年前,天瑞集团收购中国香港另一家上市公司天元铝业(原股票代码:08253,HK)后,天元铝业开始酝酿再融资并与天瑞集团发生一系列关联交易,天元铝业用巨额现金换回的是天瑞集团一些临近淘汰的资产,天元铝业停产并被退市。综观天瑞集团入主天元铝业的前后运作,似乎可以用“托管入场——低价收购——增发筹资——离场”这样一个链条来总结。巨亏之后,天元铝业资产蒸发,成了天瑞集团的“弃子”。
类似的一幕同样发生在平顶山星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峰集团”)身上。星峰集团为平顶山市大型国有水泥企业,原属国家69家重点水泥生产企业。2005年之前,由于多种原因企业出现连年亏损,河南省平顶山市**2005年11月1日引入天瑞集团,对星峰集团进行托管经营。
据多名星峰集团老职工反映,起初,对于天瑞集团的介入并没有多少反感,但是后来其所作所为明显“变味”。
近日,水泥行业成员山水水泥“控制权”之争较具戏剧化,业内人士分析称未来走势仍不明朗。起因则是另一水泥成员天瑞集团4月份实施的“敌意收购”之后,成为山水水泥的一大股东。面对天瑞集团的突然杀入,山水水泥其他股东开始联手反击。
据知情人透露,其他股东并非不悦被收购,而是对天瑞集团心怀芥蒂。媒体报道称,山水水泥股东中国建材和闽台亚洲水泥之所以联合起来共同抵制天瑞集团入主山水水泥,是担忧天瑞集团掌控山水水泥后掏空山水水泥;数年前天瑞集团收购后被指“掏空”中国香港另一家上市公司天元铝业(原股票代码:08253,HK)就是前车之鉴,作为联合持有山水水泥高达37%左右股权的两方对此心有余悸。
上述股东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中国经营报》记者近日在河南省平顶山市调查发现,天瑞集团在托管当地一家老牌国企星峰集团过程中,因“掏空”企业而被职工多次联名举报。
对于卷入山水水泥“控制权之战”,天瑞集团表示将“静观其变”。而对于星峰集团职工所反映的问题,天瑞集团认为“并不属实”。